“干洗”是怎么由来,又是怎么发展至今的?很多人或许一直心存好奇。在十九世纪末,化学家们发现,汽油、苯、苯酚等石油类溶剂具有较好的去油效果,“干洗”概念便逐渐被引入。1934年,首台干洗机诞生了,溶剂为石油分馏物。当时石油溶剂的致命缺点是易燃易爆。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合成溶剂诞生,主要产品有三氯乙烯、三氯已烷、四氯乙烯、氟利昂等,这些产品均以石油产品为原料加工合成的,具有稳定性高,洗净力强的特点。
进入七十年代,三氯乙烯、三氯乙烷被淘汰,使用了抑制剂阻燃阻爆的“新石油机”掀起了一段短暂的热潮。后因英国、法国、意大利相继发生的爆炸伤人事件而废止。
八十年代期间,当时使用最广泛的氟利昂溶剂因被发现对南极臭氧层空洞负有责任而遭禁止,从此开始了四氯乙烯一统天下的局面。
直到九十年代末,四氯乙烯溶剂被发现对具有致癌性,对人体有害。“新石油溶剂”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由于“新石油溶剂”摒弃了四氯乙烯溶剂的毒性,良好控制了石油溶剂自身的缺点,其洁净力强又绿色环保的特点开始凸显。如今石油溶剂已成为新一代干洗溶剂的首选。象王正是在国内率先推广使用石油作为绿色环保干洗溶剂的连锁企业。